在社会的背景下松下亏损扩大裁员传闻再起回应称整合一直在持续同时也提到了怎样选择家用电冰箱的问题

日前,有消息称,日本家电巨头松下将对6项亏损业务进一步进行整合,此次整合规模巨大,涉及液晶面板生产线、半导体业务公司等。同时松下或还将于2017年春季拆分数码相机等3个事业部门并再次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裁减。

有业内人士认为,日企在中国市场的衰退似乎已是大势所趋,又一个电子巨头在消费电子市场应声倒下。

松下被曝出正在大规模裁员,这不是第一次。

针对松下将对6项亏损业务进一步进行整合一事,3月27日,松下的中国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松下的整合一直在持续中。”对于相关细节,对方称:“这次具体措施得与总部沟通才可以知道。”

彼时, 2012年,松下宣布将该财年合并最终损益预期从盈利500亿日元下调为亏损7650亿日元。松下的业绩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此后,在新社长津贺一宏的领导下去实行了大规模的整合和调整,将手机和电池等业务缩减,并撤出了等离子电视和等离子面板业务,并出售了铅蓄电池等众多业务。通过这些措施试图止住亏损并加快恢复盈利,但这一调整需要用了五年的时间。

然而, 松下的亏损仍然在扩大。 松下的预计2016财年的净利润为1300亿日元,比上一年减少20%,销售额为7.35万亿日元,比上一年减少4%,创造了自2012财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这个期间内,也即使销售额达到了3800亿日元,只占公司总销售额5%,也会产生约460亿日元的亏損。

据了解,在此次重组方案中,计划关闭兵库县姫路市的一条液晶面板工厂,同时考虑重组其住宅用光伏系统业务的日本国内工厂,并出售半导体业务部分。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需要被整理的事业部门。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虽然战线收缩短期内可能能止住亏loss,但未必能让企业真正获得长期发展,如若想翻身,就要看他们能否培育出新的增长领域。”

梁振鹏认为:“频繁裁员对于国际巨头而言,不利于内部稳定性,即使核心组织架构不完全失去稳定性,这种内部震荡或许还会持续几年。而且,他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里,我们很可能看到更多关于消费电子领域的人力资源调整。”

尽管如此,不仅仅是松下来到过中国市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是日本家电品牌中的另一个名字——夏普,它们先后放弃了一些产品类别,如厨房设备、空气清洁器以及某些家庭用品,从而逐渐退出那些曾经主导它们产品目录的小型化、小巧化品类。

目前来看,无论是在全球范围还是在本地市场,一切都表明这种转变已经不可避免,而且每个人都意识到现状已经无法继续维持下去,所以必须采取行动改变命运,因为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形。如果说过去我们专注于B2C,那么现在我们的目标应该是B2B,而展开更多与航空、零售、汽车这样的行业合作,以此来推动我们的生意向前发展。

当然,有些专家则不同意这一点,他建议应当更加关注创新能力。他认为,“如果想要真正实现转型,就不能只依赖削减成本,而必须建立起一种能够引领科技进步、新兴技术应用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