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亏损扩大裁员传闻再起 社会关注十字门与对开门冰箱的优缺点 回应称整合持续进行

松下亏损扩大,裁员传闻再起 社会关注十字门与对开门冰箱的优缺点 回应称整合持续进行

日前,一则消息指出,日本电子巨头松下将对6项亏损业务进行进一步整合,这次整合规模宏大,涉及液晶面板生产线、半导体业务等。此外,松下可能在2017年春季拆分3个事业部门并实施更多裁员。

业内人士认为,这似乎是日企在中国市场衰退的一个迹象。另一个消费电子巨头也在这个市场倒闭了。

松下的大规模裁员不是第一次发生。

针对这次对6项亏损业务进一步整合的消息,3月27日,一位来自松下中国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正在持续进行整合。”关于具体措施,该人士回应:“这些细节需要与总部沟通后才能知晓。”

回顾历史,在2012年时,松下宣布其财年的净利润预期从盈利500亿日元降至亏损7650亿日元。这一重大亏损之后,该公司新任社长津贺一宏领导下的松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大规模调整,其中包括缩减手机和电池业务、退出等离子电视和面板业务,并出售铅蓄电池等多个部门。通过削减亏损性强的业务、调整部门结构等措施,以期止住亏损并促进恢复盈利,但这一过程耗费了五年多时间。

然而,即便如此, 松下的赤字仍然不断扩大。据预测,其2016财年的净利润为1300亿日元,比上一年同期减少20%,销售额达到了7.35万亿 日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创造了自2012财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对于2016财年的销售额预计为3800亿 日元,对公司总销售额来说仅占5%,将导致约460亿 日元的赤字产生。

据了解,此次计划中还包括关闭兵库县姫路市液晶面板工厂其中的一条生产线,并考虑重组其住宅用光伏系统日本国内工厂以及出售半导体部分。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需要被整理的事业单位存在。随着此次企业重组而来,不得不提的是大量裁员问题。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目前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正经历全面衰退,其在中国市场销量更是急剧滑落,是战略收缩短期内可以暂时止息但未必能确保企业真正获得长远发展,只有培育新兴领域产业才能够翻身。”

梁振鹏认为频繁的裁员对于国际巨头而言并不利于内部稳定,“随着其人事频繁调整核心组织架构逐渐动摇,使得企业内部震荡或许会持续几年且恢复周期较长。”他还指出“目前剩余液晶面板电视机相关部门,将首先遭受影响。”

虽然松下曾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家重要日本家电品牌,它现在却越发难见。在过去几个月里,从手机到厨卫电器,再到燃气台灶嵌入灶燃气热水器等产品领域,都有人说它已经放弃或者正在撤离。

去岁初的时候,当该公司决定关闭山东超薄型电视机制造基地时,也有一种感觉:即使是在B2C(商业至消费者)转型向B2B(商业至商业)拓展之际,以及住宅航空零售汽车等领域深化布局;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更聚焦于车载住宅设备方面,那些原本看似坚固的地基又一次崩塌。

就像夏普、三星一样,他们都加速开发新能源医疗设备,而其他竞争者的策略也是类似的——从B2C转向B2B。但无论如何变化,最终目标都是要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专家刘步尘分析说:“尽管这样做,但结果一直没有显著改善。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那么未来家的占比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可能彻底退出这个行业。”

综上所述,无论是十字门还是开放式冰箱,都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而对于那些曾经强大的家族企业,如今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位置和未来策略的人们来说,这场变革是一个既艰难又充满挑战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