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日本家电巨头松下将对6项亏损业务进一步进行整合,此次整合规模巨大,涉及液晶面板生产线、半导体业务公司等。同时松下或还将于2017年春季拆分数码相机等3个事业部门并再次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裁减。
有业内人士认为,日企在中国市场的衰退似乎已是大势所趋,又一个电子巨头在消费电子市场应声倒下。
针对松下将对6项亏损业务进一步进行整合一事,3月27日,松下中国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松下的整合一直在持续中。”对于相关细节,对方称:“这次具体措施得与总部沟通才可以知道。”
彼时, 2012年,松下宣布将该财年合并最终损益预期从盈利500亿日元下调为亏损7650亿日元。松下的业绩出现大幅亏损。此后,松下来了新社长津贺一宏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整合,并试图通过缩减亏损业务、调整业务部门等措施止亏并加快恢复盈利。
然而,其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行业都需要采取类似的行动。在社会讨论中,一些专家提出夏天冰箱应该调到几档来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以此来提高能效和降低运营成本。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虽然频繁裁员可能会导致内部稳定性问题,但对于想要转型和重组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必要步骤。”他认为,“对于一家国际巨头而言,要想翻身,就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而不是简单地削减现有的产品线。”
随着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时国内外政策环境变化多端,对于传统产业尤其是家电行业而言,不断优化和升级自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去年初,由于销量持续走低,加之全球供应链紧张的问题影响,该公司宣布关闭超薄型电视机生产企业山东松下电子,同时部分家用空调和滚筒洗衣机产能已经开始回迁。这表明,即使是在技术进步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那些没有适应时代变化的企业来说,无奈之举也许成为了唯一选择。
目前,与此同时,在中国市场上其他一些日本品牌,如夏普、三星等,也正在加速拓展新能源、医疗等领域。而且,他们正试图寻求更广阔的商业空间,从B2C向B2B转型,并扩展至住宅、航空、零售、汽车等领域。
梁振鹏分析说:“这是一种战略性的调整,它旨在让这些传统的大厂能够从依赖单一产品线转变成为多元化发展的一流制造商。”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还是迎接新的发展机遇时,都需不断探索新的路径以确保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