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厂家精心策划五大战役迅速普及空调

从1978年年产量223台,到2005年产量突破5000万台———在中国,空调已从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据成都市统计局资料,目前成都地区居民的空调每百户拥有率已经达105%以上。有专家称,空调之所以能快速普及,要归功于商家、厂家精心策划的五大战役。 价格战 在1998年之前,空调价格一直是稳定不变的,各空调厂家都享受着高额利润。随着参与市场竞争厂家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新进者纷纷举起价格屠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2000-2004年,空调产品的平均价格缩水一半,每年都保持着12%左右的下降幅度。一些厂家原先拥有50%以上的利润空间,而经过价格战,整个行业都走到了亏损边缘。像乐华、迎燕这些上世纪90年代名声显赫的空调厂家,现在已经灰飞烟灭。 促销战 市场上的促销战主要有赠送礼品、返电费、送现金、组合套餐、购机抽奖等多种形式。小到圆珠笔、气球、矿泉水,电饭锅、沙滩椅、厨房七件套,大到冰箱、DVD,空调促销礼品几乎包括了人们居家生活用品的各方面。同时,买空调抽大奖新马泰游的宣传单页卖场里到处散发,极大地吸引了消费者。买一台空调拎回三四件促销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促销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同时,由于促销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创新和改进,有效避免了长期以来价格战对市场竞争造成的不良影响。 概念战 “非典”疫情带动了健康空调的全面热销,空调业出现了空前的健康空调风,氧吧、洁净、换新风、除菌光、负离子、等离子等产品轮番登场,众多厂家无一例外地高举健康大旗,有的厂家甚至一夜之间就推出了全系列健康产品。随后,健康概念炒作危机在《健康空调国家标准》的制约下,得到有效控制,更为健康空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节能战 2004年,全国范围持续“电荒”,不仅造成了压缩机等上游资源供应紧张,也再度提升了节能空调的发展速度。大力推动节能变频空调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更成为厂家产品策略热点。 流通战 在“决胜终端、渠道为王”的竞争时代,对厂家而言,渠道的多元化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渠道才最关键。以利益分配为纽带,打造厂商战略合作联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厂家的共识。 在现代商业资本的运作下,空调流通渠道在短短十几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制造商自身渠道、本土家电连锁巨头、跨国连锁巨头、大百货商场、家电城以及家电经销商组成的散户百花齐放、全面发展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