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日本家电巨头松下将对6项亏损业务进一步进行整合,此次整合规模巨大,涉及液晶面板生产线、半导体业务公司等。同时松下或还将于2017年春季拆分数码相机等3个事业部门并再次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裁减。
有业内人士认为,日企在中国市场的衰退似乎已是大势所趋,又一个电子巨头在消费电子市场应声倒下。
针对松下将对6项亏损业务进一步进行整合一事,3月27日,松下中国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松下的整合一直在持续中。”对于相关细节,对方称:“这次具体措施得与总部沟通才可以知道。”
彼时, 2012年,松下宣布将该财年合并最终损益预期从盈利500亿日元下调为亏损7650亿日元。松下的业绩出现大幅亏损。此后,松下来了新社长津贺一宏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整合,将手机和电池等业务缩减、撤出了等离子电视和等离子面板业务,并出售了铅蓄电池等众多业务。试图通过缩减亏损业务、调整业务部门等措施止亏并加快恢复盈利,但这一调整用了五年多的时间。
然而,其仍然陷入深度亏损状态。预计2016财年的净利润为1300亿 日元,比上一年同期分别增长20%至3600亿 日元,而销售额则为7.35万亿 日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加4%,创造出自2009以来最高水平。
据了解,在此次整合方案中,计划关闭兵库县姫路市的液晶面板工厂中的1条生产线,并考虑重组其住宅用光伏系统日本国内工厂以及半导体产品出售。此外,还有其他需要被整理的事业单位存在。在此过程中,该公司遭到了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大量裁员。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暂时止住但未必能带来长远发展。这不仅是因为市场需求转变,而且也由于竞争加剧。”
梁振鹏认为,“频繁裁员”对于国际企业来说不是最佳选择,它可能会导致内部稳定性受影响,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几年。如果想要真正恢复,他必须培育新的产业领域。
尽管如此,不仅是 松下的白色家电品牌,也还有索尼、三星和夏普都已经开始退出一些领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目前看来,无论是在全球还是中国市场上,都有一股“老牌品牌走向消亡”的趋势。而且,一些曾经主导这些行业的大型企业,如东芝和三菱重工业,现在正努力通过扩展其服务范围来弥补收入不足的问题。不过,就像所有传统制造商一样,他们正在寻求重新塑造自己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
因此,如果要谈论“老式海尔冰箱温度调节图解”,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关于如何保持旧设备运行效率的一个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成本,更关系到用户满意度。在这个背景之下去评价现有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性能,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