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日本家电巨头松下将对6项亏损业务进一步进行整合,此次整合规模巨大,涉及液晶面板生产线、半导体业务公司等。同时松下或还将于2017年春季拆分数码相机等3个事业部门并再次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裁减。
有业内人士认为,日企在中国市场的衰退似乎已是大势所趋,又一个电子巨头在消费电子市场应声倒下。
松下被曝出正在大规模裁员,这不是第一次。
针对松下将对6项亏损业务进一步进行整合一事,3月27日,松下的中国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松下的整合一直在持续中。”对于相关细节,对方称:“这次具体措施得与总部沟通才可以知道。”
彼时, 2012年,松下宣布将该财年合并最终损益预期从盈利500亿日元下调为亏损7650亿日元。松下的业绩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此后,在新社长津贺一宏的领导下去实行了大规模的整合和调整,将手机和电池等业务缩减,并撤出了等离子电视和等离子面板业务,并出售了铅蓄电池等众多业务。通过这些措施试图止住亏损并加快恢复盈利,但这一调整需要用了五年的时间。
然而, 松下的亏损仍然在扩大。 松下的预计2016财年的净利润为1300亿日元,比上一年同期分别降低20%和4%,创造了自2012财年的最低水平。而销售额则预计为3800亿美元,只占公司总销售额的5%,导致约460亿美元的亏損。
据了解,在此次整合方案中,加强兵库县姫路市液晶面板工厂两条生产线中的1条停产并出售,同时考虑重组其住宅用光伏系统日本国内工厂,并出售半导体业务。目前还有很多需要被整理的事业部门伴随着这些变化,一些行业观察家担心这个裁员计划可能会影响内部稳定性。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对于国际巨头而言频繁裁员是非常不利于内部稳定的,其内部震荡或还会持续几年且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虽然如此,不仅仅是东芝、夏普,还有索尼都纷纷退出了一部分家电产业,而几乎所有日本家电品牌都遭遇到了滑铁卢。
目前,该公司正试图从B2C领域向B2B领域拓展,并在住宅、航空、零售、汽车等领域进一步扩张。在中国市场,它更专注于车载产品以及住宅设备方面。这是一个转型过程,它们希望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来取代那些不断萎缩的传统家庭电子产品市场份额。
然而,这些努力至今未能显著改善企业状况,因此有人认为它已经开始退出家庭设备行业。但尽管如此,这个过程也给予人们一种转型痛苦感受,因为它要求企业改变它们曾经成功做的事情,从而寻找新的机会以确保未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