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健康谣言把我们击中国民健康素养掣肘健康中国战略

被“坑”没商量,科普跑不过谣言
最近,家住成都锦江区的李婆婆早上遛弯锻炼时,被小区外发传单的人忽悠着去领免费鸡蛋,最后花光了身上带的所有钱,捧回了一包三无“补品”。
“幸好我妈卡里就1000多块钱,不然还不晓得要被坑多少!”李婆婆远在上海的女儿提起此事气不打一处来。而李婆婆却还想去:“他们对我像亲人一样,还送了我一年的免费卡。”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分析认为,以讲座、会议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已经成为保健品行业内的“标配”手段,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常有孤独感、易从众、期待自我价值肯定的四大“软肋”,铺设陷阱,打“亲情牌”“情感牌”。
随着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网络上一些养生方法逐渐流行起来。其中,“灌肠美容排毒”也受到很多爱美人士的青睐。然而,灌肠真的能起到美容、养颜、排毒等诸多“神效”么?
近日,成都一位50多岁的爱美女士在一家美容机构灌肠导致肠穿孔住进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该医院立即对患者进行了开腹探查、肠道修补的手术,据医生手术中所见,病人盆腔脓肿并有粪类积液,感染非常严重——说好的“排毒养颜”,差点变成“中毒丧命”。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解小宏告诉半月谈记者,灌肠仅仅是作为解决便秘的一个临时措施,并不像吹嘘得那么神奇,灌肠排毒只是美容机构推销的噱头。
“活吃蝌蚪,他的癌症病灶消失了!”“吃到这个你就死定了!别知道太晚,赶紧收藏!转发到亲友圈!(食物相克图表)”……当前,网络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网上有很多健康信息是道听途说和主观杜撰的。还有一些信息逻辑混乱,或片面夸大某种物质的影响等,这些存在误区和盲区的信息,轻则误导受众,重则威胁公众的生命与健康。
监测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居民对于健康知识与理念的知晓相对较为容易,获得健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权威、科学、准确的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还不通畅,养成健康行为和掌握健康技能较难。一些人要么盲目保健,要么轻视健康,这样的健康“雷区”正威胁著公众的身体健康水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长期关注公众健康素养问题,他认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必须创造支持性环境,让人们更容易获取、理解、使用健康信息和卫生服务,因此健康传播非常重要。编辑:苏娅
六招让卫生间臭味跑光光 多肉植物致幻怎么避伤害?
生活当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各种琐碎小难题。掌握一些健康生活的小窍门,也许就可以让生活难题迎刃而解了。来看小编的整理吧!
头皮比脸皮还怕老!头发最怕你做这6件事
很多人注意皮肤的防护,却不知道头皮比脸皮还怕老,这几点头皮最怕的事情千万别做了!
相关新闻
- 北青报:培训机构软文击中教育素养软肋
- 一老人朋友圈72条信息中55条为养生 多为谣言
- 工人日报:让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跑到谣言前面
- 成都市将逐步推广开展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 “灌肠美容排毒”是养生误区
精彩图集
长期吃柠檬 防骨质疏松
如何睡得香?用睡前五步法
吃芒果,选全熟的
杨梅:谣言太多伤不起
常吃番茄防胃癌、前列腺癌
运动后喝冷饮有害健康吗?
腰痛分四型,你是哪一种?
吃坚果或降低心律不齐风险
老是打盹会否对身体不好?
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直通车热门点击排行榜- 17种食材堪称夏季“良药” 六月上市的水…
- 2保持身体活跃、限制饮酒:10条权威防癌…
- 3茶是骨质疏松药克星
- 4五种炎症,服抗生素会帮倒忙
- 5两种病是肾脏杀手
- 6四十岁后补七种营养
- 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第…
- 8做到七点护好膀胱
- 9身体好不好一看嘴唇就知道
- 10吸烟是心血管病第一祸首 诱发动脉硬化 …
迈向健康中国2030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电话:010-65363613/14
邮箱:health@people.cn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